“车在路上行,人在画中游”。近年来,黄山区大力创建畅、安、舒、美“四好农村路”,初步形成了内通外联、乡村互通、组组通畅的农村公路网络,助推美丽乡村建设。
“四好农村路”修的是路,改变的是农村面貌,赢得的是民心。现在路不仅通到家门口了,路两边都是风景,种满了花和树,一年四季都是不同的景色,每天都能看到游客在路边驻足拍照。”一位居住S103旁的村民说道。
近年来,黄山区积极推进城乡交通融合,全区79行政村有78个通上了客车(其中龙门乡麻川村由于岛际原因无法通车),村村通客车率达到100%。公路的四通八达,带来了交通运输业突飞猛进的发展。全区现有公路客运站1个、农村客运站2个、农村候车亭80个,客运企业7家,营运客车129辆,长途通达合肥、芜湖、上海、杭州、温州等周边城市。
通过加快补齐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短板,进一步打通农村经济产业发展的“瓶颈”,打通乡村振兴的“双向车道”,带火了一批乡村旅游景点,助推了农村扶贫产业的快速发展,全区乡村振兴蓄势待发。
“以前农家乐道路又窄又陡峭,现在柏油路整修拓宽出行便利多了,游客也是纷至沓来。”秀湖村农家乐店主胡桂香说道。
近年来,龙门乡秀湖村以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为目标,利用当地绝佳的生态环境和秀美的湖光山色资源优势,闯出了富有本地特色的农家乐旅游新天地,惠及全村265户村民,旅游创收占全村总收入的30%,成为“交通+旅游+扶贫”的一张新名片。
新华乡大保村是省级贫困村,新建的新华至S322接线公路和总长10.027公里的县道037盛洪村至新华段改建工程贯穿该村,大大改善了该地交通状况。村里有100多户农民依托公路沿线山场资源,发展培育各类笋竹林近3000亩,目前年产销鲜笋45万公斤,实现笋竹收入180万元,人均增收1500元左右,笋竹产业真正成了“富民工程”。
道路的畅通不仅方便了村民的出行,也为笋农提供了便利,既安全也节省了劳动成本。”大保村村委会主任黄晓建如是说。
“黄山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,通过产业发展稳定增加收入,真正实现‘路通是福,路通即富 ’。新华的雷笋、新明的茶叶、太平湖的有机鱼等等,通过一条条农村道路,运输到了天南海北,成为了一条条通达的致富路。
“四好农村路”让我区农村更强、农民更富、农村更美,黄山区正全力建设“幸福美丽乡村路”,助力乡村振兴。